邰氏的历史名人 -- 邰 靖:(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官连州佥判,施惠于民,百姓颂其德。下
邰 鼎:(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多才而有气节,官长阳令,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百姓为他立碑颂德。
邰中泰:(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大臣。
宋末江淮节度使,与元军争战,兵败于溧水长山,身受重伤,为高淳栗山书院居丞相之子所救。复原后,他与文天祥联系抗元,未成,遂居溧水长山,成为溧水邰氏始祖。
邰仁五:(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将领。
邰仁五是邰中泰的后裔,元末明初时为明太祖朱元璋属下大将,克衢州,九江,封皇陵守备,陇中节度使等职。
邰茂质:(生卒年待考),慈利人(今湖北张家界)。著名明朝大孝子。
其母怕雷,每逢雷雨,邰茂质便以身护母。其母去世后,每遇雷雨,便赴母墓护之,雷止才归家,邰茂质闻雷护母,后为“二十四孝”之一的“闻雷泣墓”。
邰格之:(生卒年待考),安徽休宁人。著名明朝制墨专家。
墨工出生,是休宁派的创始人,亦是成套丛墨——集锦墨的创始人。现存有“文玩”、“世宝”、“蟠螭”等款墨。
邰爽秋:(公元1896~1976年),江苏东台人。著名近现代教育家。
邰爽秋曾就读于扬州省立第五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192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
192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27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土学位。
1931年,邰爽秋倡议利用庙产兴办学校,任南京中学校长,中央大学、中山大、河南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时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多年致力于民生教育,为民生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主张民生教育“以发展人民生计的经济活动为脊干,来改进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命而达到民族复兴的教育”。著有《民生教育》、《教育经费问题》、《教师节与教师幸福问题》、《地方教育行政之理论与实际》、《普及教育问题》、《教育行政测量法》等。
邰爽秋认为,民生教育应以发展社会生产解决人民生计为中心,寓一切教育于民生建设之中。他说:“中国农村目前的病根,乃是一个‘贫’字。”所以必须“擒贼先擒王,治病先治根,救国先救穷,教民先教富”。因为“农民经济的问题一日不解决,一切教育都是白费心血,不会收效”。邰爽秋指出,教育应当适应中国最大多数民众最迫切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这个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民生,所以任何教育不应当离开民生,把发展人民生计改进人民生活当做一项基本的工作。
邰爽秋比较分析了民生本位教育与当时其他各种教育改革运动不同的特点,指出: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是从地主武装出发,注重精神陶炼,注重所谓“理性”;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则从人民生计出发,注重生产劳动,注重改善生活。河北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是从文字教育出发,并将文艺、公民、卫生、生计四种教育并列;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则从生计教育出发,且以发展人民生计之经济活动为经,以文字、公民、卫生等教育为纬,使民众在发展民生的活动中同时受到各种教育。陶行知所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主张把生活与教育打成一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并且生活教育内容十分宽泛;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强调把民生与教育打成一片,特别重视民众经济生活,寓一切教育于民生经济活动之中,把经济生活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黄炎培进行的职业教育实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出发,为发展民族工商业训练伙计和工人.并重在为个人谋出路;民生本位教育实胜则重视整个民生问题的解决,惟期为民族谋出路。生产教育以生产为目的,民生本位教育则以发展民生为目的,重视生产同时注意分配。劳作教育重在养成公民的良好品格,重视道德训练的价值;民生本位教育实验重视社会生产和民生福利,注重经济生产的价值。儿童本位教育实验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兴趣和个性;民生本位教育实验以民生为中心,重视实际实用的效能和价值。
邰爽秋认为,民生本位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生产劳动"”,同时顾及其他方面。民生教育既不是“生计教育”,也非狭义的“民生主义教育”,或其他什么教育,而是以民生为基础为本位,“以民生经济活动为中心为脊干,来发展人民生计、改造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命,兼顾现在未来、生产分配、物质精神,并具有伦理、社会、国防、整个及大同等特性之教育”。各种教育之实施,务须以民生为首要为基础为中心为目标的,以民生需要为根据,顾及国民经济之能力,与生产场所及生活环境相配合,尽量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并融合中国固有文化之优点。要使整个教育制度生产化、职业化、民生化,培养训练以生产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业务、教学三种人才。简言之,“民生本位教育就是以发展人民生计的经济活动为骨干,来改造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命而达到民族复兴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从民生需要出发,建设中国教育的新基础。
为此,邰爽秋举行了民生本位教学实验:①教学实验应遵循六大原则;②教学实验的方式方法。在民生本位教育思想指导下,上海沪西农村念二社和重庆巴县农村开展了民生教育实验教学。
民生本位教学实验,包括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内容。个人方面,上海实验期间主要内容是:①知识方面-常识丰富,会读书、作文、写信、看报、算账;②行为方面-整洁朴素,服用土货,品行端正,无恶劣嗜好;③技能方面-有一种生产技能,能自立,不依赖他人。重庆实验期间,以“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和合作方法”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劳动服务之兴趣,习惯与技术”。社会方面,上海期间,村容整饬,自治完成,手工副业发达,新式农具普及,各家皆堪温饱。重庆实验期间,包括养、教、卫、管四方面。把“养”放在首位,“管”放在末尾。这与当时民国政府所提的“管、教、养、卫”;“管”居首位,重“惜”轻“养”,而置民众生计于不顾的做法有根本的区别。养、教、卫、管为民生建设的四大内容。民生教育的内容与民生建设相一致。要使学生能协助民生建设工作,必须在学校课业中植其基础,将传统教育的智、德、体三育贯通,融并列、分隔的课程与训育、课内与课外、知识科目与劳作科目于一炉,化作若干以民生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养、教、卫、省四方面课业,教育学生,使其获得各种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等,成为优良的中国公民,协助完全民生建设的使命。具体说,“养”的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生计,养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师生掌握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和合作方法等等。“教”的建设的基本问题为国民教育,其内容包括:“三民主义之要义,特别注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请美德’;与民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部分之知识与能力,劳动服务之兴趣、习惯与技术。“卫”的建设内容有三:国防、治安、卫生。“卫”的教育内容包括国防训练、自卫训练、体育卫生以及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团结一致等美德。“管”的建设包括四方面:人事、事物、时间、土地。管的教育内容包括四方面的管理能力特别是自治能力的培训训练。
比如,巴县民生建设实验区,其内容为养、教、卫、管四方面,具体说,国民学校教师及学生通过经济合作团或兼办合作所,与当地民众一起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养”的建设;调查“民生建设服务区”内失学成人数,分配给年龄较长之学生,使其担任教育工作,由教师巡回指导。同时由教师率领学生揩导民众自教自学互教互学。以此推动“教”的建设;“卫”的建设方面,有调查民生建设服务区内壮了数,进行兵役宣传、组训民众骨干、举行卫生宣传、开展简单医疗服务等;“管”的方面,有调查民生建设服务区人口数、各种出产品之种类及其数量、土地面积特别是荒地面积等,调解民间纠纷,格导民众改良土壤、开辟荒地、改善品种等。总之,以国民学校为进行民生建设的总枢纽,用教育力量推动养教卫管四类建设工作并使其联系进行共同发展。
邰爽秋的民生本位课程实验有四个特点:强调技术中心;注重生产劳动;突出应用文字;采用口语材料。
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思想独树一帜。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坚持“教育民生同建设”,教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并为生产劳动服务,以劳苦工大众为教育对象并为劳苦工农民众服务的方向。其,教学实验,包括两方面四大内容、遵循六大原则、用五种方式,课程实验强调技术中心和以经济活动基础,强调教材的实用化通俗化。这些做法,符合国农村当时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实际状况,适应了农劳苦大众的需要,是改革传统士大夫教育和脱离中实际的新式教育,重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现代育发展趋势的新教育教学制度的大胆尝试,对于今农村各类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1931年5月,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第一个提出倡议,并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发起规定以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节。所以,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始于1932年6月6日,又名“双六节”。虽然当时这个教师节虽然未被民国政府批准,未能法定化成行,但其影响却不断扩大,就连苏区的教师们也在这天集合纪念教师的节日。
到了193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唯恐教师们再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定教师节,便将教师节定在农历8月27日(中国教育家孔子诞辰)。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流徒分散,所以这个教师节有名无实,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民国政府自己也不重视。所以,当时全国各地的教师仍以“双六节”来纪念自己的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部、教育工会发出了废除“六六教师节”的决定,并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教师也是劳动者)。但在实行过程中,因为“五一劳动节”没有教师的特点,体现不出教育界的独特地位,所以,教师们均反映淡然。
党的十三届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给教育界带来了希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技兴国,从教育抓起。广大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空前提高,广大教师表示献身于教育事业。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天津南开大学中学教师田家华的建议,确定以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中国教师节,并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一直延续下来。
人民教师终于有了举国同庆的节日,一代名师邰爽秋当可安息。
邰喜德:(公元1927~2000年),蒙古族,原名包乌云达赍,泰亦赤兀惕氏;黑龙江泰赉六区嘎尔洲屯人。著名解放战争时期战斗英雄。
邰喜德两岁时过继给姑父家,改姓邰。
幼读书,日寇投降后,1945年10月参加了东北自治军,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军事教员、排长、副连长、团参谋长、军分区作训科长、副团长等职。
邰喜德以传奇式的英雄事迹而闻名。他先后参加了齐齐哈尔、四平、辽西、辽沈等大小战斗二百余次,乘马冲锋四十余次,两次负伤,多次立功,跃马横刀,战绩显赫。
1946年在解放齐齐哈尔战斗中,他奉命带两名战士攻占八里岗子,冲锋中迫使十余名国民党士兵放下武器,又与六辆满载国民党部队的汽车相遇,在接火中两名战士牺牲,他用仅有的四枚手榴弹威逼敌人投降,英雄虎胆,敌人慑服,此战擒敌少将一名、中队长两名、招降士兵一百二十名、缴获汽车六辆、炮四门、机枪八挺。同年10月在榆树台战斗中,他一个人缴获迫击炮一门、步枪、冲锋枪十支、轻机枪两挺。
1947年12月在四平北大洼战斗中,他奉命带领一个连冲击敌阵,他高喊“活在马上,死在马上,马刀见血,为党立功”的口号,左冲右突,挥刀斩杀,一人毙敌四十余人,缴获轻重机枪八挺、迫击炮两门,为后续部队杀开一条血路。此战,他立特等功一次,获东北民主联军英雄奖章一枚,师团通令嘉奖。
1948年在清河门、义县战斗中又立大功一次。
1950年8月内蒙古军区授予他一等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9月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反右派”斗争中受到触及,1957年转业到地方。
1987年5月任原内蒙古赤峰市政协副主席,1989年离职休养。2000年2月病故,终年七十三岁。
邰仁忠:(生卒年待考),上海人。著名粒子物理与原子物理专家。
1989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99年在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理学博士,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导师。现任同步实验部二组副组长。
研制了同步辐射光源软X射线强度干涉仪;建立了等离子体软X射线激光光源的瞬态散斑实验方法,首次观测到钛酸钡立方相的动态电极化团簇。
主要研究相干软X射线方法学与应用研究。目前主要从事X射线散斑法在团簇结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软X射线扫描显微实验站设计、软X射线光谱显微及应用研究。
邰秀珍:(生卒年待考),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传染医学专家。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伴骨髓纤维化、人兽共附传播性红细胞体感染等。
邰立平:(公元1952~今),陕西宝鸡凤翔南肖里人。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
邰立平创办“凤翔凤怡年画社”,对流散民间的年画进行搜集和整理,使这一古老民间传统艺术重放异彩。2006年12月,他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摘取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桂冠。2007年6月,邰立平成为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在邰立平的工作室里,墙上挂满了从门神、风俗到各类戏剧故事的年画,颇显凤翔木版年画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或犷悍威猛或喜气祥和。在门的右侧,是八幅一米多高的人物全身像,这些文官武将,一个个是器宇轩昂。邰立平告诉我们:“这边是上朝秦琼、上朝敬德;那边是执锏秦琼,执鞭敬德,这叫做文武双全。”
邰氏世代居住于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南肖里,以刻印年画为生。凤翔木版年画源于南肖里邰氏,这一民间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经有八户从事年画刻印、贩卖。凤翔年画最盛时有七十多家作坊,年产量高达六百万张。“最好、最大和最高的水平”是邰立平对爷爷邰世勤创办“世兴画局”的评价。
凤翔民间木版年画受外部美术影响很少,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其年画粗犷,夸张,局部粗细搭配,构图饱满,门画造型威猛,风俗画构图富于生活情趣,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套金套银后富丽堂皇,手脸部分手工填染后更显逼真。
邰家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从六岁就跟随爷爷学习填色,九岁开始在父亲邰怡的传授下系统地学习家传年画工艺。文化大革命期间,邰立平家被抄了十七次,上千块年画版毁于一旦。1979年,邰立平开始了木版年画的复制工作。在当时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邰立平曾贷款买二十块梨木版,并日夜加班刻版。到1984年,二十八岁的邰立平正式接手祖传的木版年画,创办了凤怡年画社。
“父亲走了,复制这些东西,只剩我一个人能做了,得赶时间。于是,我就白天刻版,晚上封色,这么干了大约六七年。当时最多一天可以连续干二十一个小时。”除了复制画版,邰立平和妻子还要干九亩地的农活,否则当年单靠年画,糊口都难。到了1986年,邰立平不得不放缓进度,因为他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除印刷和销售年画外,邰立平搞设计、画年画、收集素材,仅用三年时间就复制世兴画局古版样一百七十余套,他在三年中干了两代人的工作。
当胶印年画兴起后,木版年画迅速衰落了。陕西曾有汉中、蒲城和凤翔三个地方盛产年画,后来汉中、蒲城的年画世家们彻底放弃了,只有凤翔的邰立平还在苦苦支撑。邰立平的爷爷邰世勤、父亲邰怡先后做过多年的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不断恢复品种,提高画面精度,到了邰立平这一代,他继续着这种孤独的拯救。如今,在家庭作坊式的“凤怡年画社”里,只有邰立平和妻子王慧芳固守着这个中国规模最小的年画创作社,继续着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
1990年,在年画市场滞销的情况下,邰立平准备放弃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改行做小生意以维持生计。一些艺术家朋友、学者和老师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使他能够继续行走在木版年画的继承和创新道路上,凤翔木版年画也暂时躲过了绝迹的命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品位的提高,年画不仅仅是作为节日或祈福的一种载体进入百姓生活中,年画的文化韵味,也正在被许许多多的文化人所接受。邰立平通过不断地提升凤翔木版年画档次,使其逐步跻身于国内高层次的艺术品行列。
带着父亲的遗愿,1992年,邰立平几经周折整理并出版了手工印刷的《凤翔年画选》一卷两本,共收入作品一百六十八幅,成为凤翔木版画有史以来较完备的史料。邰世勤、邰怡和邰立平被陕西省文化厅等授予“陕西民间年画世家”的称号。邰立平2005年5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美术创作研究员”。
在此后几年间,邰立平先后应邀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陕西美术家画廊、上海展览中心等展览展示凤翔木版画作品及模版。1994年,邰立平先后赴澳大利亚和香港举办“中国民间年画珍品收藏展”,邰立平年画分别被国内外一百五十六个艺术学院、艺术单位收录或馆藏。
1999年邰立平随“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99巴黎-中国文化周”展出并演示凤翔木版年画,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周围,有十七幅印有凤翔木版年画骑马秦琼、敬德的横幅,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美术的标志性作品而悬挂四周和中央大厅,中国的民间年画这一古老民间美术对欧洲民众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和震撼力。《凤翔木版年画选》被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室和年画爱好者收藏,请求签名的队伍排成长龙,展出的最后,因参观的人们迟迟不愿离去而从中午延长到晚上7:00闭幕。
使邰立平欣喜的是赴武汉演示并办讲座时,湖北美院一位研究生提供给他十个原世兴画局的古样,这是在邰立平年画中还没有收集到的新品种。在南京,收藏家高建忠先生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顺兴局的古年画“龙凤钱马”和苏州一幅纸马赠给邰立平。目前,邰立平父子两代共同收藏的凤翔木版年画三十一十种已基本全部复刻出来。
邰立平一直致力于在家族中将这一家传进行延续,在他的三个子女中,就读于西安美院的小女儿目前虽然已经可以独立刻版,但是其它技巧还不能和邰立平相比。
邰立平说,如今随着国家对民间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大气候是越来越好,但普及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推广。当带着凤翔年画几度走出国门,看到海外友人对年画的狂热,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所在,也让他更加小心谨慎地保持着凤翔年画的原汁原味。
2007年,邰立平回到凤翔农村,找木匠制作了三十多块五十厘米见方的木版,他希望在二到三年的时间内再完成近三十块老版的重新刻板工作,真正地为保护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尽责。
民族的,就是国家之本,邰立平此举甚值称赞。
邰 展:(生卒年待考),甘肃通渭人。著名国家公务员。
历任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原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
邰素清:(生卒年待考),女;山东安丘人。著名航空摄影专家。
原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擅长轻型飞机、超轻型飞机航空遥感摄影。现已退休。 跟帖时间 2010-05-10 17:24:1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邰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望出平卢;源自有邰:全联典指邰氏郡望和源流。
连州颂德;长阳镌铭: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人邰靖,官连州佥判,施惠于民,百姓颂其德。下联典指明朝人邰鼎,多才而有气节,官长阳令,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百姓为他立碑颂德。
儒林俊选;伊望良才: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邰瑞事典。下联典指五代时期吴国的邰濛事典。
2.八言以上通用联:
德布连州,讴歌载道;思覃长邑,碑石垂名:上联典指邰靖。下联典指邰鼎
姓启三千多年前帝后;名列二十四孝子贤孙:上联典指邰氏源自上古后稷,乃帝喾后妃有嫄所生。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大孝子邰茂质,慈利人。其母怕雷,每遇雷雨,茂质便以身护母。其母去世后,每遇雷,便亲赴母墓护之,雷止才归家。茂质闻雷护母后成为“二十四孝”之一。 跟帖时间 2010-05-10 17:19: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邰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曹县邰氏字辈:“永芳钦传广周普朔征良”。
山东临沭邰氏字辈:“邦永有贞庆德华恩广大继承安荣祥”。
山东安丘邰氏字辈:“子…成玉桂庆正”。
山东临沂邰氏字辈:“振风成洪茂玉学”。
山东胶南邰氏字辈:“振国德兆瑞”。
江苏溧水邰氏字辈:“绳祖传家在”。
江苏姜堰邰氏字辈:“桂士有红耀”。
湖南长沙邰氏字辈:“崇德承祺大吉昌”。
内蒙古兴安盟邰氏字辈:“逢其显国”。
陕西汉中邰氏字辈:“立业成家连贵庆祥”。
邰氏一支字辈:“贤良世传钦玉”。 跟帖时间 2010-05-10 17:17: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邰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平卢郡:即古营州。北魏时期在辽东地区设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唐朝末期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期又为契丹所取。宋宣和四年(壬寅,公元1122年),北宋朝廷又预定营州郡名为平卢郡,预定州格为“防御州”,其实当时该地区已经属于金国,治所在今山东省东益都县。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2.堂号:
平卢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翼亲堂:翼亲,意思是像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明朝邰茂质事亲至孝。他母亲怕雷,每到打雷,茂质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张开的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母亲死后,每封雷鸣,茂质就用大伞遮盖母亲的坟墓。
思源堂:思源意思是临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德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胄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0 17:16: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邰氏的迁徙分布 -- 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六十九位门阀。
邰氏最早出自姬姓。上古帝尧时,有个人叫弃,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部落是最善于务农的部落,弃也很善于务农,御史被尧任命为农官后稷,管理天下农业。弃上任后,管理天下农业很有成绩,连年丰收。为了表彰弃的功劳,尧封弃为有邰氏部落的首领,并建立了邰国(今陕西武功),弃的后代以封地为姓氏,称为邰氏。
关于弃这个人,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弃母亲叫姜嫄,一说当她还是一个姑娘的时候,有一次在野外游玩时,看见地上有个巨大的脚印,就好奇地踩了一下,回去以后竟然怀孕了,生了一个男孩。姜嫄很害羞,好几次把他丢弃,但都不成,结果姜嫄意识到他可能是神的孩子,就把他养大,并取名叫弃。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时有一次祭神活动中,黄帝族的一个氏族首领帝喾看上了姜嫄,两人相爱而使姜嫄怀上了弃。
姜嫄是炎帝族的后人,这个故事是炎黄两帝相结合的一个记载。按,炎帝族崇拜凤图腾,黄帝族崇拜龙图腾,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唐朝中期,邰粹由山东临清迁开封,宋靖康年,邰茂任成都同知,北陷不能回,三子分居贵,湘,鄂,中山阁下(邰中泰)为宜城邰茂的曾孙,进士后任知县,知府,江淮节度使等职,兵败后居溧水长山。
现江苏溧水、安徽当涂、上海一带邰氏思源堂为其孙邰万五之后,德源堂为其养子邰实德所化,江苏兴化,宝应一带邰氏为邰中泰之兄邰中和所化(邰中和为宜城富翁,襄阳破,后人欲投邰中泰,时两江节度使汪某投敌,邰中泰前后受困,欲轻骑赴临安,兵败溧水,邰中和后人投奔不成,落籍于扬州。
今贵州省的凯里县、镇远县、台江市、三穗县、剑河县、天柱市,甘肃省的天祝藏簇自治县、武威市、天水市、兰州市、通渭县,山西省的临汾市、阳高县,江苏省的南京市溧水县、苏州市、东台市,泰州市兴化县、姜堰市、昆山市、海安县、南通市如东县,陕西省的武功县、汉中市汉台区、咸阳市乾县、宝鸡市凤翔县,河南省的巩义县、永城市、南阳市、巩义市,山东省的临沭县、临沂市,曹县、日照市莒县、青岛市、潍坊市寒亭、诸城市,安徽省的当涂市、滁州市、阜阳市阜南县、界首市、六安市,辽宁省的阜新市彰武县、朝阳市、沈阳市、营口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吉林省的临江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邢台市内丘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重庆市的巫山县,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邰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5-10 17:13:3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