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6-01 21:04:26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127 跟帖次数 7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晚期郑国公子翩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周晚期,在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4年),其弟弟郑桓公姬友有个儿子叫公子翩,周宣王很喜欢这个侄儿,因此赐封其于蔚邑(今山西平遥),并为其专门设置了蔚州。因此,世人又称公子翩为蔚翩、鬱翩、郁翩、尉翩、郑翩等。

在公子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蔚氏,后有部分族人改称鬱氏、郁氏、尉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要注意的是:该支蔚氏与鬱氏、郁氏、尉氏的正确读音皆作yù(ㄩˋ),蔚氏族人大多尊奉郑公子翩为蔚氏的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设置的蔚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宇文齑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设置了蔚州(今山西灵丘),不久,北周宣帝即因荒淫纵欲而去世,由北周静帝宇文衍(宇文阐)继位。

隋朝时期,改蔚州之地为雁门郡之灵丘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太祖李渊平定盘踞在灵丘一带的刘武周,到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再复置蔚州。明朝时期蔚州改置于今河北蔚县一带。民国时期蔚县隶属于察哈尔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2年8月撤消察哈尔省,蔚县在12月划归河北省。

古代在蔚州的住民中,有人即以州名为姓氏,称蔚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蔚氏正确读音作yù(ㄩˋ),今读yuè(ㄩㄝˋ)亦可。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先秦时期赵国末代君主赵嘉,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赵嘉,赵幽穆王赵迁之子,公元前227~前222年在位,先秦时期赵国末代君主赵代王。

秦王嬴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大将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击赵国,一举夺得赵国邺(今河北临漳)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

秦王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军再攻赵国平阳(今河北磁县),歼灭赵军十万,杀赵军大将扈辄。接着挥军北进,结果被赵军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

秦王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王翦改变了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自己率主力由上党(今山西长子)出井陉(今河北井陉),企图将赵国拦腰截断,但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

秦王十八年(公元前239年),王翦乘赵国国内大饥荒,率军团团围困了邯郸城,并亲率主力东出井陉。虽然秦军多次受挫于李牧,但王翦巧施反间计,使赵幽穆王改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没有了李牧,王翦大松了一口气,在秦王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大破赵军,平定了东阳之地(今河北邢台地区),赵军大将赵葱战死,副将颜聚则逃亡不知所处。

秦军一举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赵幽穆王被秦王嬴政流放到湖北房县,其后不知所终。当时赵幽穆王之子公子嘉等带领数百人逃往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部),聚集旧部,之后自立为代王,史称赵代王。在赵代王的苦心经营下,赵国又延续了国运长达六年之久。

到了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遣大将军王翦率大军北上灭燕国,王翦在回师途中突然奔击残存之赵国,一举击破代城,俘虏了赵代王,赵国彻底灭亡。当时赵代王自戕而亡,被秦将王翦葬于代城的辅城蔚城外(今河北蔚县猫八庄)。

在为赵代王赵嘉守陵的赵氏后裔子孙中,有人在先王陵寝之地广种牡蒿,名义上是中草药园,实际上是以其在千古典籍《诗·小雅·蓼莪》中久有所赞的“蓼蓼者莪,匪我伊蔚”为记,寓意赵国不灭,一如牡蒿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并改姓氏为蔚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蔚氏的正确读音作wèi(ㄨㄟˋ)。

得姓始祖:蔚翩(郑公子翩、姬翩、鬱翩、郁翩、尉翩、郑翩)、赵王嘉(赵嘉)。

蔚氏的历史名人 -- 蔚 兴:(生卒年待考),开封祥符人。著名宋朝将领。

跟随宋太宗攻打太原,立有战功。后晋升为龙慰都虞侯。



蔚昭敏:(生卒年待考),字仲明,蔚兴之子;开封祥符人。著名宋朝将领。

蔚昭敏之父蔚兴,曾事周世宗,数战伐有功,又从宋太宗攻克太原,终龙尉都虞候。

宋真宗为襄王时,蔚昭敏自东班殿侍选隶襄王府。帝即位,授西头供奉官,累迁崇仪使、冀贝行营兵马都监。契丹以五千骑突至冀州城南,蔚昭敏率部兵与战,败之,得其器甲,贼遁去,而师不失一人。

宋咸平四年,领顺州刺史、定州行营钤辖兼押大阵,又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

契丹入寇,帝北巡至大名,契丹退趋莫州,蔚昭敏与范廷召追至莫州东三十里,斩首万余级,擒生口甚众,契丹委器甲遁去。拜唐州团练使,累迁至殿前副都指挥使,迁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

后来蔚昭敏以足疾,命入谒无拜。逝世后赠“侍中”。



蔚 能:(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礼部右侍郎。



蔚 缓:(生卒年待考),安徽合肥人。著名明朝大臣。

在朝中当礼部尚书,很能干,又勤奋廉恭象这样有才学,又能干,又有修养的人在官场中难得,人们都加以称赞。



蔚 春:(生卒年待考),字景元;安徽合肥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朝弘治进士。和蔚缓是同乡,任兵科给事时,上疏议论时政八条,朝廷非常重视,都施行了。

但由于他为人耿直,不容奸诈,在官场中很很不顺利,常遭小人妒嫉,后来辞官回乡了。



蔚世仁:(公元1941~今),山西五寨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先后在五寨、兴县上初中、高中,1963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1968年12月离校,被分配到五寨县南峰水库劳动锻炼三年,后到东秀庄公社任团委、团县委工作。

1973年参加团地委五七干校(现在忻州市委党校前身)培训时被留校,1983年任副校长,主管教学;1999年评聘为教授。曾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

2003年12月退休。



蔚景荣:(公元1961~今),内蒙古凉城人。著名医务工作者。

主管医师,凉城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兼地病办主任。

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被任命为凉城县防疫站站长。

1990年被评为区、盟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1994年被任命力站长。1995年被评为全盟第三名,1996年被乌盟行署评为防疫工作先进集体,他被评为全盟卫生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被乌盟卫生处评为全盟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

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12月被推选为政协凉城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蔚永宁:(公元1965~今),山西文水人。著名地方金融工作者。

原工商银行离石分行从事信贷工作,支行副行长。

在工作期间,刻苦钻研业务,经常深入基层,积极广泛地调查研究,先后在工作中撰写过并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和调查报告,主要有《提高银行经营效益途径探讨》、《银行统管流动资金中的问题及出路》、《论信贷工作质量的考核》、《试论信代风险防治》、《提高信代资产质量的着力点》等等。



蔚宏斌:(公元1965~今),河南洛阳人。著名现代商业书画家。

中国洛阳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

始创“中国一竺画“,自成一体(所谓“中国一笔画”即神奇的“一笔成画”技法,以“面”为表述手段,一笔之下,分秒之间,不歇笔、不蘸色,快速边疆完成复杂对象的神态、虚实、光焦、多维、分色等一系列要领内容,创造出生动逼真、立体感术强的艺术形象。)自幼喜涂鸦、乐山水,急终南山;谙太极、明易理、通八填、精四柱;融太术五行入画,喻天地人事,臻于化境。

在1991年广州百绝博览会上,他以“一笔画”作品《花墨争辉》蜚志画坛;1994、1996、1998连续几年《水上芭蕾》(虾蟹图)、《虚向空灵》(黑竹),《绿叶红花》(双色牡丹)等一笔画作品屡获金奖。并选送日本、新加坡展览,为国际友人收藏;2000年5月,作品《一笔双荷》、《九九莲台》在佛教圣地中岳嵩山百绝博览会上以“卓然风韵,自成一体”,震动画坛。《一笔千竹》百米长卷已申请吉尼斯纪录,并已顺利通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审核。

著有《中国一笔画》、《禅易神画》、《中国花鸟字画技法》;撰写评论文章三十余篇,鼓吹创新。



蔚振忠:(生卒年待考),著名《蔚姓广谱》撰著者。

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毕业。曾任甘肃省公安厅厅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蔚振忠凭借个人之力,呕心沥血,靠夫妇俩人的微薄工薪,历经坚卓的工作,将蔚氏家族按区域整编了家谱《蔚姓广谱》,目前已经撰写了五千余万字,出版了十三大卷,包括甘肃卷、山东卷、内蒙古卷、京津冀卷、辽吉黑卷、陕宁青新卷、山西一~四卷、中南西南卷、华东卷、东南卷、海外卷等。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14: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祭祖祀文 -- 披荆斩棘,剿抚安屯。

功震当时,为国建勋。

基开守溪,分居军屯。

经纶两叶,花萼芬荣。

兴公志大,开先启后。

提携四子,分居江华。

追思吾祖,创业垂统。

克勤克俭,积德累仁。

子姓森丛,德被后昆。

伏祈默佑,人杰地灵。

佑子裔孙,世代荣昌。

房房阀阅,代代书香。

人文蔚起,长发其祥,

螽斯衍庆,瓜瓞绵长。

列祖列宗,含笑九泉。

后辈儿孙,为族争光。

伏惟。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13:0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利邑;望出河南:全联典指利氏的源流和郡望。

中山贤相;东海真人: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利乾,任中山国相,有贤名。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利真源,隐居于东海,后得道为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2.六言通用联:

明译几何原本;宋有九渊高徒: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寓居中国三十年,卒于北京。他通华字毕语,译著颇多,其中有《几何原本》,由他传授,再由徐光启折受。西方的一些先进科学输入中国,便是自他而始。下联典指宋朝绍熙年间的进士利元吉,字文伯,盱江人。为金溪县丞。他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高足弟子。陆九渊之子行之,尝欲师事之,他谦谢不肯。



3.七言通用联:

秀毓河南发达远;宗开利贞源脉长:全联典指利氏的郡望和得姓始祖利贞。



4.八言以上通用联:

武冠三军,韬钤素裕;文齐众士,科甲高登: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项羽部将利几事典。下联典指指宋朝时期的进士利溉事典。

九所分居无不利,恩承阙北;三壹对照此克家,派衍河南:湖南蓝山利氏宗祠大门联。

有志竞成十二年辛苦备书栋宇煌煌昭前代;同心共济千百世丁男兢爽衣冠楚楚奉先灵:湖南蓝山利氏十六代孙清从九品泽洋谨撰联。

蓝水泰卢功庞峤冠多能扫汤,先祖多年贵旧址;江都传硕学广陵集在共揄扬,后人一旦焕新酞:湖南蓝山利氏清附生彭士彬仁安氏谨撰联。

祠宇维新念先人草辟荆披□□承承几经创垂罔替;家声尤旧喜今日竹苞松茂孙孙子子毋忘堂构相传:湖南蓝山利氏十六代孙清从九品泽润敬撰联。

军事裕六韬平瑶匪建鸿功望重三蓝卜宅于兹垂厚利;屯田恩万代沐皇仁食骏德门高八户贻谋长此擅名家:湖南蓝山利氏清禀生侯铨谋长此擅训导廖鼎弼保初氏敬题。

派分岑南功昭楚尾六百载廟貌鼎新屯业乂安垂万世;军调江左绩著汀源二十传人文蔚起祖灵煊爽肇千秋:湖南蓝山县立速成师范毕业生蔡华玉昆山甫志联。

对票主以萧豆边□跄自恪,祖德宗功延绵中山世泽;竭葵忱而陈牲体焉献维殷,孙绳子翼维承广陵家风:湖南蓝山利氏家堂通用联。

得道播英明家声久著,世系肇□熊溯令序于江都名犹煊赫;征菲杨伟略世泽长绵,孙谋思翼燕树丰功于安岳后益□昌:湖南蓝山利氏祭祖祝文联。

五百年籍尚军名职守重三边在昔宅卜横江昭代久经开地利,州六户田由屯定渊源同九所自今祠临钟水殊恩长此戴天家:湖南蓝山利氏经公词对联。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11:1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东平、汶上蔚氏字辈:“绍贤修广大永立承衍方敦本传作则应建贞有长东青华志远明海泰世祥瑞升福全孝同安厚忠良”。

安徽天长蔚氏字辈:“如慧长伯广鼎成”。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10:0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家谱文献 -- 蔚姓广谱十三卷,甘肃卷、山东卷、内蒙古卷、京津冀卷、辽吉黑卷、陕宁青新卷、山西一~四卷、中南西南卷、华东卷、东南卷、海外卷,(现代)蔚振忠主编,2007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甘肃省兰州市政治协商会副主席蔚振忠处,由上海市图书馆公开发行。

河南蔚姓光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信阳市新野县。

安徽合肥蔚氏五修宗谱五卷,(现代)蔚有康、蔚道环、蔚道安、何守珍等纂修,2003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学院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山西朔州蔚氏家谱,(清)蔚霪编修,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歪子镇于营村委蔚庄。

北京延庆白河堡蔚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天津中塘蔚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08:4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山东青岛胶南夏河城),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2.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清慎堂:明朝时蔚能,官拜光禄寺卿,后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寺事。他任光禄寺卿超过30年,清慎守法,从未取过俸禄之外的一丝一毫。先后在光禄寺为官的官员,都不如他清廉。

时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宾亚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07:4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蔚氏的迁徙分布 -- 蔚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五位门阀。

蔚氏族人早期主要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生息繁衍。

汉、唐时期,蔚氏族人逐渐扩展到山东,并在山东东南部形成郡姓望族,以琅邪郡为郡望,河北北部也成为蔚氏的聚居地。

宋朝以后,河南、安徽等地都有蔚氏族人踪迹。

如今蔚氏族人遍布全国,尤以山西、山东、安徽、京津等地为多。

今山东省的济南市、东平县、济宁市、莱芜市、东平县、烟台市、汶上县、泰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满洲里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河南省的信阳市新野县、確山縣、驻马店市、洛阳市、虞城县、开封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朔州市、汾阳市、晋中市平遥县、吕梁市文水县、定襄市、交城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天津市,辽宁省的大连市,广东省的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冕宁县、绵竹市,河北省的唐山市丰润区,安徽省的芜湖市、宣城市郎溪县、天长市、合肥市、六安市、寿县,甘肃省的兰州市、礼县、西和县,台湾省,黑龙江省肇东市,陕西省的宝鸡市、大荔县、勉县、旬阳县、佳县、绥德、陇县,江苏省的苏州市、昆山市、盱眙县,北京市的东城区,湖北省的襄樊市,台灣省的台北市,福建省的厦门市等地,均有蔚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05: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